8月14日凌晨4点,长沙还浸在墨色里。蓝色出租车“吱呀”停稳,尾灯在路面上拖出两道暖光。送完最后一位乘客,彭友良拐进充电站停车场,收拾车辆。
抹布在引擎盖上来回擦拭,“全国文明单位”“蓝的雷锋车队”那行红字,被他擦得能映出自己的影子。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着:每天收车后,不管多晚,总要亲手把“老伙计”收拾得干干净净。
彭友良是一名党员、长沙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蓝的雷锋车队”创始人之一、长沙市劳动模范。今年7月,彭友良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成为城市文明流动的鲜活注脚。
47岁的彭友良,高个子,脸上总挂着笑容。1999年,凭着一股子对汽车的痴迷,他考取了驾照,一脚踏进出租车行业。26年方向盘握下来,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70万公里,彭友良在星城的大街小巷,一次次将乘客平安送达目的地。
“手里握的方向盘,就是握着城市脸面。”彭友良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乘客一拉开车门,准能见到他标志性的笑容;遇着腿脚不利索的,他主动打开车门下去,扶人、搬行李,细微之处尽显关怀;高考期间,他开着出租车成为“爱心送考”的一员,风雨无阻护送考生奔赴考场……这方寸驾驶空间,成为传递城市温暖的“中转站”。
2009年冬天,风呼啸着。彭友良和同事李郴用冰冷的指尖,在休息室的小桌上写下“蓝的雷锋车队”几个字。6个人、6辆车,成了最初的“火种”。如今,这支队伍壮大至92人,其中有28名党员,“雷锋车队”的车标在长沙的街巷里闪成一片蓝,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着帮助。
打开车队的公益微信群,充满温情的消息一直在“跳”:“黄爹尿毒症,市一医院到东风一村,梁元接上了”“刘娭毑芙蓉南路出发,朱仕海在路口等”……后面跟着一串点赞的大拇指。
“我们成立‘日行一善’志愿服务项目,以出租车为载体帮助出行不便的特殊困难群众,让有需要的人随时能找得到我们。”彭友良说,车队专人调度、车组轮流值班,24小时盯着“老弱病残”的出行:去医院透析的、赶康复治疗的、参加社区活动的……16年来,7400趟次免费接送,9万多公里里程,为特殊困难群体省下40万元车费。
在依托行业优势日行一善的基础上,“蓝的雷锋车队”还设立爱心基金,每年通过队员捐款、公司支持等方式筹集一部分资金,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进入8月中下旬,彭友良和队友们筹备爱心助学慰问活动,计划近期为车队长期资助的几名困难家庭学子送上慰问和学习用品。
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月都在“蓝的雷锋车队”上演:从助力困难学子求学圆梦,到走进敬老院给予老人温暖关怀;从开展扶残助残公益活动,到关爱环卫工人为其送清凉;从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到每年如约而至的爱心送考护航……2009年成立至今,车队组织、参与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共计7700次,爱心捐款超43万元,让城市公益不断升温。
这份温暖,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入选“中国好人榜”……在长沙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蓝的雷锋车队”服务站内,一份份荣誉正彰显着这份光荣。
“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帮扶过的老人深夜突然发病,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车队队员。”彭友良说,凌晨时分的长沙,几名队员深夜接力,以最快速度将老人送到医院,最终转危为安。“你们比亲人还亲啊!”老人后来拉着队员们的手这样说。这份信任也让大家无比动容。
在这个“流动的雷锋岗”上,有时也面临着不确定和质疑,但每次彭友良都会亮出“雷锋车队”的标志。“一听雷锋车队的,对方就放下了防备,讲出难处,而我们也会尽最大能力去帮助解决。”彭友良说。
车轮滚滚向前,丈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方向盘转动间,人间温情不断传递。当“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的荣誉落下时,彭友良只摆摆手,直言自己做得还不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所有方向盘上雷锋岗的荣誉。”彭友良说。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罗晓芳)
忠琦配资-忠琦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平台-香港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