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小发明”创造“大效益”(主题)
——记安阳公交集团修理公司副经理、高级技师何坤(副题)
安阳日报记者 赵慧 文/图
“安阳大工匠”“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建设技术能手”……走进位于安阳公交集团唐庄停车场内的何坤劳模创新工作室,满满两面墙的各类荣誉证书、荣誉奖章令人震撼,其中近一半属于安阳公交集团修理公司副经理、高级技师何坤。
何坤(左一)和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一起学习
对他来说,从事公交车辆维修24年,最令其骄傲的其实是工作室内的一件件创新维修工具和一项项应用在公交车上的创新维修技术。
自参加工作以来,何坤扎根公交车辆维修一线,修旧利废,科研攻关,用精湛技艺攻克行业技术壁垒,以创新实践推动公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他曾荣获省、市相关部门颁发的各类荣誉数十项。今年,何坤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称号。7月30日,他应邀进京参加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并作为劳模代表发言。
8月11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载誉而归的“大工匠”。
“我们劳模创新工作室有8名成员,都是‘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们平时就聚在这里,围绕汽车维修技术、新能源车技术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创新工作。”何坤简单介绍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基本情况。见记者对工作室内陈列的一件件维修工具感兴趣,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这两个创新工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收录于2024年度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并入围了‘职工之家’APP进行展示。”说着,何坤拿起一个只有两个手掌宽的长条状工具,“这是冷却液止流器,主要起到节省冷却液的作用。”
“还有一些工具比较大,这里不方便展示。我们可以去工作场地看看。”说完,何坤将记者带到了公交车检修车间。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方便轮胎更换的风炮支架车、客车轮胎气动扩胎机,方便更换纯电动公交车电池的动力电池拆卸车,方便轴承齿轮更换的轴承压力机……
“这些工具看起来有点粗陋,但是都很实用,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我们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比如这个风炮支架车。”何坤介绍,“风炮是用来拆卸轮胎螺丝的。一台风炮就有20公斤重。一辆公交车4个轮胎总共40个螺丝。以前,我们维修人员得提着几十斤的风炮,绕着超过11米长的公交车转圈工作,30分钟才能完成拆卸工作。许多维修人员在这种长期高强度工作中腰椎出现了问题。自从研发出这个风炮支架车以后,就省时省力多了。”
何坤的同事们告诉记者,现场见到的这些工具只是何坤从业24年中部分研究创新成果。
2000年,何坤从技校毕业进入安阳公交集团的修理车间,主要负责公交车发动机的检修。“在学校学习和在车间里真正操作还是有差距的,会遇到许多没有遇到过的维修难题。怎么办?必须攻克它!”何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一边跟师傅认真学,一边自己看书、研究,渐渐开始独当一面。
当时,安阳市公交车还都是燃油车,发动机气门调整效率低是行业难题。何坤通过数百次实验,独创“双排不进”快速调整法,将单台车辆气门调整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20分钟,大幅提升维修效率。面对发动机混合气浓度导致的能耗过高问题,他创新改造空气滤清器进气口,总结出精准调整技巧,使车辆百公里油耗降低12%,每年为安阳公交集团节省运营成本上百万元。
2003年,安阳市启动CNG天然气公交车改造工程,300余台公交车亟待改造。“安全是公交行业的生命。当时,这项改造还属于国内公交行业的新兴技术,改造工作面临诸多技术空白。如何既能实现清洁能源改造又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何坤回忆,他承担了这项工作,带领团队查阅海量资料,反复开展模拟实验,并结合设备安装经验,提出优化管路布局、改进供气系统等关键方案,最终成功攻克改造难题。
该项目不仅为安阳公交集团累计节约燃料成本1500万元,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900余吨,为建设美丽安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在从事公交车检修过程中,何坤始终坚持“能修不换”的原则,对拆下的旧件反复研究,挖掘修复再利用的可能性,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降低维修成本。2017年,车辆减震气囊维修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成为制约企业降本增效的难题。何坤带领攻关小组,历时3个月反复调试,成功自制减震气囊成型器。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单次维修成本从2400元降至400元,每年为公司节省维修费用超100万元。
据统计,24年来,他带领团队利用报废车辆零部件变废为宝,完成10余项实用新型技术成果,以“小发明”创造“大效益”,用创新力量驱动公交事业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何坤深知这个道理。
他以“传帮带”为己任,构建“理论培训+实操演练+课题攻关”培养体系,累计培养高级工40人、技师5人,其中多人在省、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奖,成长为公交维修领域的骨干力量。他还定期走进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授课,累计开展公益讲座22场,培训学生1000余人次。
在“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中,他带领团队为周边公交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项,为受助企业节约资金65万元,推动区域公交维修水平整体提升。
随着安阳公交进入纯电动时代,何坤又埋头研究新能源公交车维修。为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维修经验,他参与编写《纯电动公交客车从业人员必读》。该书被列为全省公交行业培训教材,其中总结的“故障诊断七步法”“电池维护五要点”等实用技术,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还通过线上平台分享维修案例120余个,惠及全省3000余名维修人员。
何坤作为一名扎根公交维修一线的“大工匠”,数十年如一日,以精湛的技术保障了公交车辆的安全运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公交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展现了当代公交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他说,未来,将继续秉持“匠心筑梦”的信念,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平安安阳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勇攀高峰。
忠琦配资-忠琦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平台-香港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